近日,元宝山区卫健委联合元宝山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增进社会各界对元宝山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情况的了解,提升全民慢性病防控意识。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据人群死因监测资料显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广大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元宝山区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6.99%。
面对慢性病高发态势,元宝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将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纳入政府中长期规划,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的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合力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全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不断推进。2017年8月,元宝山区通过考评验收组验收,成功创建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切实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开展,元宝山区不断加大投入,先后投资1.8亿元对卫生基础设施,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和社区健身活动场所进行改扩建,并将脑卒中后遗症、Ⅰ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肝硬化等29种慢性病的门诊治疗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为切实增强居民健康生活意识,元宝山区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编写发放《慢病防控知识手册》,在区内新闻媒体开设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在公共场所设置禁烟标识,深入开展健康宣教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方式,宣传《健康中国2030规划》等国家政策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实施“三减三健”(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引导市民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目前,全区共打造建设健康主题公园2个、健康步道2条、健康知识街1条、健康小屋1个、自助式健康检测点53个以及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等健康支持环境单位共计195家。
为切实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元宝山区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组织全区49家单位44支队伍共584人参加全国第四届“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获得了自治区第一名,带动了全民参与健步走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辖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近进行运动健身锻炼。在行政、企事业单位推行工间操制度,建室内固定健身场所、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培育形成“运动、健康、快乐、高效”的工作生活理念,使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保障,元宝山区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依托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建设“互联网+医联体+医共体”平台,推动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之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分级诊疗的管理模式,织密群众健康“守护网”。还不断创新居民慢病服务管理形式,在全区各级医疗机构全部执行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并通过组建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推行城乡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式,规范慢病患者管理。截至目前,全区共组建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35个、完成城乡居民家庭医生签约协议121397份。
慢性病防控是一项长期工作,下一步,元宝山区将要按照《健康中国行动》要求,从政府、社会、个人(家庭)3个层面协同推进,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实现促进全民健康的目标。(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