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元宝山区委宣传部联合区委组织部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吴中林通报了元宝山区组织部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区委组织部将其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聚焦职责定位、主动担当作为,着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和重点难点村。2018年以来,对照软弱涣散“14种情形”、主题教育专项整治“3类突出问题”,坚持“四必访”“三必问”原则,滚动排查软弱涣散村15个,会同相关部门综合研判,制定整顿措施50项,落实“四个一”帮联机制,指导各村健全规范化制度82项,实施发展、民生项目27个,通过逐级把关验收,全部晋位升级。今年,结合村“两委”换届前期准备,新排查出换届重点难点村4个,提前介入,集中整改,确保把问题解决在选举前,不带入选举中。
严肃清理不符合条件村干部。2018年村“两委”换届中,指导各地将欺压群众、横行霸道、涉及“村霸”、宗族黑恶势力等行为列入负面清单,通过“两联审”程序,剔除不符合条件候选人14人,查处拉票贿选案件1起、拘留2人,坚决维护基层政治生态。会同纪委监委、公检法等10个部门,全面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排查清理不符合条件村干部14人,并全部补齐配强。注重深挖彻查,收集问题线索10件,全部核实办结,处理村干部2人,严防黑恶势力侵蚀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
着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了由区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逐村谋划确定增收项目,大力推广党建引领、产业带动等10种模式,加大项目、资金、人才等工作扶持,2018年以来,争取中央等专项扶持资金500万元,整合扶贫、农牧业产业化等资金8690.7万元,滚动实施集体增收项目55个,截至去年底,全区66个村集体经济均达到10万元以上,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和扫黑拒侵功能有效增强。
引领完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相继将全区60个村的“三资”纳入镇乡委托代理,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挥监委会作用,推进“三务”公开,做到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全力抓实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试点工作,把66个村调整划分为269个基础网格,“一对一”优化覆盖党组织设置,选配村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推选村组干部、党员骨干等920人担任基础网格长和网格员,整合各方兼职互助队伍,培育壮大社会主体力量,“多网合一”扁平发力,提高群众参与扫黑除恶的广泛性、问题排查的及时性和调处打击的精准性。
在村“两委”换届“两联审”和“回头看”中,区委组织部对发现问题线索的村干部紧盯不放,及时会同相关部门进行综合研判,将所在村纳入后进整顿范围,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综合施策、集中整改,推动问题清零见底、彻底解决。吴中林在会上就此作了具体案例剖析。
就下一步工作,吴中林介绍说,区委组织部将继续在筑牢堡垒、发挥作用上下功夫,组织做好党建引领乡村“五大振兴”先进村党组织创建工作,将扫黑除恶纳入重要考评内容,对标定位、统筹提升;加快农村党员“双百分制”管理试点推进进度,健全党员作用发挥机制,推动他们在扫黑除恶中亮身份、守阵地、当先锋。在完善体系、加强治理上下功夫,深化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建立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助推和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实效。在补齐短板、建强队伍上下功夫,紧盯换届重点难点村,落实“四个一”帮联措施,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行动,确保换届前全部整改完成。建立实行村班子成员常态化审查制度,逢进必审、随查随清,严防不符合条件人员进入村班子。在融合聚力、壮大集体上下功夫,一体推进党建联合体与产业化联合体融合发展,加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推进力度,规范收益分配和管用机制,到年底,力争全区60%村的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谢绿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