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  加入时间:2019-08-07

能源产业
    稳煤:继续保持煤炭产业的支柱地位,坚持“提高回采水平、扩建部分煤矿、扩大区外调入”三线并进,稳步扩大我区煤炭产量和流通量。推广井下充填等新技术,普遍提高煤矿回采率。建成向阳60万吨煤矿,实施元宝山露天煤矿和瑞安煤矿扩能工程,产能分别由年产800万吨、30万吨提高到1500万吨、120万吨。到“十二五”期末,全区煤炭产能达到3000万吨左右。吸引外地煤炭进入我区作战略后备资源,外埠煤炭流入量每年达到100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煤炭加工,建设褐煤干燥项目,每年加工煤炭500万吨以上。到2015年,全区煤炭工业增加值达到65亿元以上。强电:争取开工建设元宝山发电公司四期 2×100万千瓦机组项目、国电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如期建设国电尿素自备电厂项目;在经济转型开发试验区规划建设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煤气发电项目、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光伏发电项目和余热发电项目。到2015年,全区电力装机容量争取达到315万千瓦,发电量达到150亿度,电力工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
化工产业
    主要培育壮大煤化工、生物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硅化工四条产业链,到2015年,全区化工产业增加值达到58亿元以上。(1)重点发展煤化工。以煤气化和煤焦化为起点,以煤制合成氨尿素、煤制焦炭、煤造气、煤制甲醇等传统煤化工为基础,着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精细化工,拉长和拓宽产业链条,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产业集群,努力成为赤峰市重要煤化工基地。建设国电尿素二期工程,形成年产75万吨合成氨130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配套开发硝酸项目,延伸开发三聚氰氨、硝酸氨、硝基复合肥等项目。建设九联煤化二期工程,形成年产焦炭240万吨、焦油36万吨、焦炉气3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新建500万吨褐煤低温热解多联产和100万吨煤炭造气项目,延伸开发焦油加工产品、焦炉气制取甲醇等项目。新建年产3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延伸开发烯烃、甲醛、甲胺、丁二醇等项目。新建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延伸开发聚酯树脂、防冻剂等项目。(2)加快发展生物化工。力求在五个方面获得突破:一是玉米深加工。启动玉米制淀粉产业链条,形成年处理玉米90万吨、年产淀粉60万吨的生产能力,配套和延伸开发发酵制品、淀粉糖制品、酒精制品和多元醇制品等中下游产品,建成赤峰市最大的玉米化工产业集聚地和全国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二是生物制药。重点开发生物农药、生物兽药和生物医药系列项目。生物医药重点开发抗生素、维生素原料药项目。三是蔗糖深加工。重点建设利用蔗糖制结冷胶、黄原胶等项目,建成国内最大的结冷胶生产基地。四是红豆杉深加工。发展红豆杉种植基地,以红豆杉为原料提取紫杉醇生产抗癌药物和食品。五是动物副产品深加工。以现有企业为骨干,加强生物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进一步扩大以动物副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形成药品原料、化工原料与药品、功能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产品化工相互配套、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建成赤峰市最大的动物副产品深加工集聚地。(3)规划启动天然气化工。利用克旗大唐通过管道进入我区的产品天然气,发展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链,重点考虑建设天然气制氰氢酸、氰化钠、乙炔、丁二醇等项目。(4)规范发展硅化工。以气象法二氧化硅为主线,配套和延伸开发盐酸、硅胶等系列产品,建成赤峰市最大的硅化工产业基地。
绿色食品加工产业
    充分利用草原、绿色品牌效应,加快培育知名品牌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实现绿色食品规模化生产和精深加工,打造面向全国的绿色食品加工供应基地。到2015 年,全区食品工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以上。重点发展壮大五条产业链:(1)肉类食品加工。重塑草原兴发,逐步恢复其生产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在平庄工业集中区建设草原兴发产业园,建设年加工能力1.7万吨的冷冻食品加工厂一处、年加工能力2万吨的熟食加工厂一处、年生产能力12万吨的饲料厂一处。实施大牧场二期建设工程,即食肉食品生产能力扩大到0.8万吨/年。谋划建设生猪屠宰和食品加工项目,形成新的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2)乳制品加工。支持伊利乳业实施二期工程,达到日处理鲜奶360吨的生产能力。(3)制酒。引进河套酒业,建设年产白酒0.8万吨的制酒厂,配套开发相关酒类产品。支持燕京啤酒(宝山)公司扩能,啤酒生产能力扩大到20万吨/年,麦芽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年。(4)蔬菜深加工。扶助康绿源、干哥俩等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做大,支持万佳、和润、永丰、盛源等蔬菜生产企业创办加工企业,大力发展蔬菜保鲜、速冻、脱水和真空冻干食品制造。(5)杂粮深加工。
装备制造产业
    通过优化存量、提升增量、扩大协作、借力发展,尽快改变我区装备制造业布局散、规模小、层次低、缺乏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的局面,加快建设布局合理、纵向延伸、横向链接、工艺先进、结构优化的装备制造工业体系,并逐步形成多个产业特色突出、产品竞争力强、工业配套程度高的装备制造产业链条,使我区成为全市装备制造工业主要集聚地。到2015年,全区装备制造工业增加值达到18亿元以上。重点谋求在八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是以矿山综采设备、重型装载设备为主体的矿山装备制造;二是以风电整机核心技术应用为主导的风电装备制造;三是以新型轻体墙制造设备、混凝土拌和设备为主体的建筑装备制造;四是以变压器、电动机、精密铜管、铜导线为主体的机电产品制造;五是以除尘、脱硫设备为主体的环保装备制造;六是以压力容器为主体的化工装备制造;七是汽车、农机零配件加工制造;八是合金铸件和机械配件铸造。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