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授权发布
赤峰市元宝山区2020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授权发布  加入时间:2021-07-01

赤峰市元宝山区统计局

2021625

 

2020年,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全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一、 合

 

初步核算,全地区生产总值[2]实现165.7亿元,同比下降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亿元,增长0.0%;第二产业增加值78.5亿元,下降3.6%;第三产业增加值65.4亿元,下降2.3%。三次产业结构为13.1:47.4%: 39.5%

根据《赤峰市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初步汇总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28.50

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148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952失业人员再就业1901

 

二、农牧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834公顷,同比1.9%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4315公顷,下降5.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327.6公顷,下降5.7%。粮食产量18.2吨,比上年下降0.3%。其中:玉米产量15.1万吨,下降5.6%。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786.6吨,下降28.8%;甜菜产量19765吨,下降55.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0761.8吨,下降17.5%;水果总产量11467.9吨,下降0.2%。

 

表1   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20

同比增长(%)

粮食

181818

-0.3

 其中:小麦

149

-34.9

  玉米

150704

-5.6

  谷子

18983

48.7

  高粱

3580

-34.7

  豆类

2179

53.2

      其中:大豆

1390

108.1

  薯类

6109

13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1.5亿元,同比下降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1%

规模以上工业中,原煤产量1773.3万吨,同比增长2.1%;发电量89.8亿千瓦时下降2.8%;焦炭产量56.9万吨,下降22.7%;水泥产量51.7万吨,下降6.2%液体乳产量12.6万吨,下降4.4%;商品混凝土产量33.2万立方米,增长1.2%;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产量39.5万吨,增长36.8%。

 

表2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20

同比增长(%)

原煤

万吨

1773.3

2.1

发电量

亿千瓦时

89.8

-2.8

焦炭

56.9

-22.7

水泥

51.7

-6.2

液体乳

12.6

-4.4

商品用混凝土

万立方米

33.2

1.2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

万吨

39.5

36.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1.4亿元,同比下降5.1%。实现利润总额-1.6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8%。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6.9亿元,同比增长8.5%。全区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9家施工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4.4万平方米,增长37.6%;竣工房屋面积36.6万平方米,增长201.6%;房屋建筑竣工率5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9.6亿,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5.6亿元,增长80.4%;第二产业投资28.0亿元,增长36.2%;第三产业投资25.9亿元,下降21.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1亿元,同比下降40.4%商品房销售面积10.4万平方米,增长0.6%;商品房销售额5.9亿元,增长9.3%。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亿元,同比下降4.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6亿元,下降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1亿元,下降1.5%。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35.5亿元,同比下降4.1%;餐费收入4.2亿元,下降9.2%。

 

六、对外经济

 

全年对外贸易企业出口总额65.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9.2%。其中出口17.3亿元,下降16.2%;进口48.5亿元,增长6.02倍

 

七、交通邮电

 

全区公路里程达到908.6公里。其中:一级路66.4公里,二级路86.6公里,三、四级路755.6公里,砂石路251.2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26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13亿元,同比下降1.4%;邮政业务总量0.13亿元,增长2.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7.9万户,同比下降3.1%移动互联网用户30.7万户,同比下降5.5%;固定宽带用户11.1万户,同比增长12.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税收收入10.3亿元,增长4.0%;非税收入3.3亿元,增长1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5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2.1%,公共安全支出增长4.8%,教育支出增长1.4%,科学技术支出下降7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6.9%,卫生健康支出下降21.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5.3%,城乡社区支出增长236.9%。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4.1亿元,比年初增长6.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3.6亿元,增长14.0%。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77.0亿元,比年初下降2.1%其中,住户贷款96.6亿元,增长5.9%。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险收入1.8亿元,增长2.7%;人身险收入5.8亿元,增长13.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02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0.98亿元,增长2.1%;人身险支出1.04亿元,增长15.1%。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4元,同比增长3.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52增长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2元,增长8.9%。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174元,同比增长2.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625元,增长0.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820元,增长4.1%。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6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0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各类人员95433。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52675, 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人数8045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6547人。

全年全区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8400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6141全区参加生育保险40446

年末全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1483503人,人均补助水平588/月;农村低保对象40295844人,人均补助水平3407/年

全区现有公办养老机构2所,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5家,民办养老机构2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7床位1313张。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科技成转化52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0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2万全年向上级部门推荐申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获批3项,科技攻关1项。

年末全区普通教育中小学校27所。其中:高中3所,初中7所,小学17所。职业教育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前教育机构61所。普通教育在校学生29278其中小学15179人,普通中学14099职业高中在校学生1842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252学前教育在校学生720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8.06%,初升高升学率96.81%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区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5.7万册(件)。镇乡街综合文化站12个,文化室96个,群众业余演出团(队)20个。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9%。

全年旅游接待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5亿元

全区医疗卫生机构242家。其中:医院1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家,卫生院9家,村卫生室87家门诊部3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124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健康教育所1,妇幼保健所1,卫生监督所1。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146张,卫生技术人员2668人。

全区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50个。体育人口数13.5万人。

 

十二、资源和环境

 

全年完成营造林2.1万其中人工造林1.0万,退化林修复1.1万亩。全区森林面积4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18%。

全年平均气温8.1℃,同比低0.2℃。全年平均降水量374.3毫米,同比多53.8毫米。作物生长季(4-9月)日照时数1061小时,同比少485小时。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年末全人口结构数据拟于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时予以公布。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粮食总产量来自国家统计局赤峰调查队城镇新增就业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数据来自区就业局对外贸易企业进出口总额数据来自区商务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赤峰市元宝山区分公司电信业务总量、移动电话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固定宽带用户数来自移动、联通、电信元宝山区分公司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元宝山区支行保险业保费收入、赔款和给付支出数据来自赤峰市保险协会;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区医疗保障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区科学技术局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团体、旅游和体育数据来自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民政林业数据来自区林草分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