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政府新闻办联合区政务服务局召开“四办”工作开展及解读新闻发布会。区政务服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吕金良介绍了元宝山区“四办”工作的具体内容及我区相关工作的具体情况。
记者了解到,蒙速办“四办”是自治区从市场主体需求、从广大群众需求出发,结合地区实际推出的优化行政服务环境的系统化改革举措,元宝山区积极落实“四办”工作,聚焦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不断转变服务方式,线上线下两端发力,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打造“包你满意”的一流政务服务平台,全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元宝山区“四办”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蒙速办·一网办”。通过规范服务办事标准、打通部门业务审批系统、推行“综合一窗受理”系统应用、加快线上线下融合等一揽子举措,切实把企业群众关注的高频服务内容,从网上可办向网上易办、网上好办转变。在线下大厅,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服务窗口逐步整合为综合受理窗口,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让办事群众由“跑多门”向“跑一门”转变,从“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围绕落实“蒙速办·一网办”的工作要求,我区着力强化网上服务能力建设,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证照数据汇聚、一体化平台要素信息完善等工作任务,全面启用“综合一窗受理”系统,打通8个部门12个垂建业务系统,实现与全国一体化在线平台对接,夯实“一网通办”基础。截至目前,225个事项实现了在“综合一窗受理”系统受理,一体化平台办件量达到48918个,综窗系统办件量8055个。
二是“蒙速办·掌上办”。自治区构建的以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为主渠道,移动端小程序,公众号等多渠道并存的统一规范“蒙速办·掌上办”服务体系。企业群众可通过下载蒙速办“APP”按照不同的政务服务事项,提供24小时“掌上”政务服务,大大减轻到窗口跑腿办事的负担。我区通过“活力元宝山”微信公众号、元宝山新闻网等新媒体平台,制定印发文件等方式,加大“蒙速办·掌上办”的宣传推广力度,着力提升“蒙速办”手机APP的覆盖率和知晓度,拉动“蒙速办”APP注册用户增长,目前,全区蒙速办APP注册数61000个,企业群众可使用“蒙速办”APP通过亮证、扫码方式办理事项。
三是“蒙速办·一次办”。将多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群众眼里的“一件事”,元宝山区在自治区公布的103项“一件事”事项清单基础上梳理出符合我区的“一件事”事项清单184项,各职能部门、各级办事大厅盯住窗口设置、人员配备、机制建立等环节,在“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跑动”上做减法,在优化时序上做加法,通过实行“一次告知、一套表单、一次受理、一次联办、一次办成、一窗发证”的闭环模式,为办事群众提供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推动审批效率提升,变政务服务事项“多头管”为“集中办”,变企业群众“多次跑”为“一次办”。
目前,我区本级184项“一件事”事项的申请材料从3510个减少到1971个,压减比例达43.85%;办理环节从2505个减少到798个,压减比例达到68.14%;办理时间从2427个工作日压减到1354个工作日,压减比例达到44.21%;企业群众跑动次数减少了77.91%。
四是“蒙速办·帮您办”。为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投资建设项目,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科技创新类、国家鼓励类等3类重点项目提供代办帮办服务。我区将自治区公布的22项和区本级公布的49项“蒙速办·帮您办”事项全部纳入到帮办代办范围,设置专门窗口,落实“帮您办”工作人员138名,初步建成了覆盖区、镇乡街、村社区的三级“帮您办”服务队伍,为重点项目申请人提供政策咨询、协调推进、帮办协办等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保姆式”、“店小二”式优质便捷服务,全力推动项目早立项、早开工、早投产。
下一步,元宝山区将继续牢牢把握“从市场主体需求出发、从广大群众需求出发”的出发点,持续扎实推进“四办”工作,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有温度、办事更高效的政务服务。
记者/刘思宇(实习)钱晓峰 王晓丹
编辑/张力凡
审核/褚琦
总审/陶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