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年来,元宝山区通过一系列人才工作组合拳,积极营造创新创业、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着力集聚各类高新产业人才,切实为推动经济转型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创新驱动。
来到赤峰福来特化工有限公司实验室,公司技术总监何小伟博士正与团队的工作人员进行甲氧胺盐酸盐项目的科研工作。何小伟介绍说:“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甲氧胺盐酸盐项目这个项目,这个项目、这个产品是用于医药中间体的,现在我们是在对它的这个工艺进行优化,以适应我们的工业化生产。这是我们的第二期项目,我们下一步就要投产这一个产品。”
2017年,福莱特公司在开发试验区落户,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项目日益增多,科研队伍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以产业选才、以项目育才的良好循环。
何小伟说:“我们科研团队有十几个人,现在的科研项目有军品辣椒素、甲氧胺盐酸盐、特殊防污涂料等。通过这些项目,培养了技术人才,他们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成长,现在项目进展比较顺利,公司也不断发展壮大。”
赤峰福来特化工有限公司质量研发部部长谭武斌说:“我于2017年参与工作,进入公司已经四年,目前负责的是公司即将建设的二期项目甲氧胺盐酸盐项目。在公司工作的四年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个人的成长,从一个对化学懵懂的青年成长到现在,可以独立带项目、独立做实验,并且可以把自己所学的东西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传给新入职的同事,可以更有利于公司的未来的发展。”
赤峰福来特化工有限公司质量研发部质检科科长赵续续表示:“我是今年年初刚刚入职的一名员工,我们科室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原辅料、产品中间体及成品的检验、验收工作,我们的工作是为了保证产品的合格,同时也为了我们的生产保驾护航。”
作为一家以生产、销售合成辣椒素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的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企业,福莱特一直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充分给予技术人才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平台。
赤峰福来特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育路介绍说:“公司现在目前科技人才(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人数)占比达到了百分之十五以上,当前我们狠抓人才为第一要务、第一资源,在这一块上面,我们一直让科技作为引领,人才作为助推,让这些优秀的人才落地到我们公司,我们能留得住,用得好,形成科技兴企的良好局面。”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人才竞争的关键要素。开发试验区立足园区重点资源和产业优势,牢牢抓住“引才、聚才、育才、留才”四个关键,以“四臻”推动人才工作,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党群办主任田甜介绍说:“开发试验区始终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提出四个‘臻’,推动人才工作即臻引才、臻育才、臻用才、臻留才。其中臻引才方面,我们是既注重本地人才的挖掘,也注重外地人才的引进。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是通过对人才工作信息的搜集以及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建立了动态的人才库与需求库,我们积极发挥产业优势,与本地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在臻用才方面,我们建立了适才适所的用人机制,坚持党管人才,注重人才的成长空间。在臻育才方面,我们通过挂职锻炼以及陪带的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在臻留才的方面,我们通过加强服务保障和提高政治待遇方面来留住人才。目前,开发区共有16家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和自主研发团队,共有科研人员65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学历的六人,研究生学历的43人。累计数年专利193项。”
“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水有所养,则泉源壮而流派长,灌溉之利溥。”元宝山区坚持“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和舞台,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切实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转型发展优势。
元宝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吕枫介绍说:“元宝山区认真落实人才工作‘一心多点’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全区‘一城三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开发试验区科技创新主阵地作用,在用好用足上级各类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深化拓展党建联合体等引才聚才平台,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职称评聘等保障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打造高新产业人才集聚高地,为助推全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记者/张靖瑜 高飞 王雪(实习)
编辑/张力凡
审核/褚琦
总审/陶大勇